李逍遥

丁道师:我为什么不看好直播问答类模式

李逍遥 网络干货 2018-01-24

一种模式被刮上风口并且火遍中文互联网,需要多久?

新闻门户用了两年,游戏和社区用了一年,微博和团购用了半年,就连大热的共享单车也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而直播问题类模式,给出了我们已知最快速的答案:一周!

2018年元旦过后,娱乐圈“纪委”王思聪在微博上宣布每天都发奖金,10万元人民币给一款名为《冲顶大会》的手机直播问答游戏当做奖金。随后,王思聪的10万元人民币撬动了一个万千玩家争夺的新风口。

短短一两周内,包括360、一直播、芝士超人等等在内的多个玩家入局直播问答,几乎每一家都动辄超过100万的单场奖励金额,让业界为之瞠目。随着周鸿祎手捧百万现金奖励得主、趣店宣布1亿元投入芝士超人等等事件层出不穷,直播问答彻底火爆,成为2018年中文互联网第一个现象级的行业风口,虽然还没有看到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但至少从关注度上,已经秒杀BAT等巨头近期频频开展的动作。

丁道师:我为什么不看好直播问答类模式 网络干货

从直播问答火爆至今,我前前后后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关于此种模式未来发展展望。有不少媒体感兴趣,借助知识经济的东风,直播问答模式是否可以长久发展?直播问答如此火爆,会让移动直播迎来第二春吗?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判断的事情,我的观点很简单:直播问答类模式无法长久,爆发迅速,衰亡也将迅速!

今天就用最简单的逻辑,来谈谈“我为什么不看好答题直播模式”。

直播问答类模式是伪需求

我们纵观当今主流的中文互联网服务,无一例外都在某些方面解决了用户需求。微信提升了我们的互联网沟通效率和体验,京东可以让我们迅速的买到优质产品,百度可以获取到我们想要的信息,阿里云可以帮助创业者快速的几乎没有边际的进行业务扩展等等等等。

而当年火爆一时的上门按摩APP、共享篮球等都是人造出来的伪需求,很快就消失。同样,直播问答这种模式没有核心解决用户的任何一种真正需求,当前靠的是现金烧钱来维持它的所谓繁荣,一旦资本后继乏力,自然就土崩瓦解了。

直播答题不是知识经济

有一些直播问答类平台拿到了融资,或者拿到了大额的广告主金额的投放,其核心的卖点就是“知识经济”。在我看来,直播答题不是知识经济,真正的知识是能够成体系、传承的信息和相关应用到实际生产、发展的技能,而“杨幂在哪举行的婚礼”这种题目不能称之为我们理解的知识,当然这种题目可以作为吐槽大会池子的“知识点”。

那当前互联网平台有知识经济的代表吗?有!我之前说过很多次,像沪江英语、好未来、新东方网校、中国大学MOOC这种平台,才是真正的知识经济的平台。我们的媒体人,有精力关注、报道这种打着知识经济旗号实则圈钱、圈人的产品,还不如多关注真正的这些能代表知识经济的平台。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490门首批国家精品在线慕课,有人关注了吗? 这才是真正的知识经济啊!

用户没有忠诚度 选择容易放弃也很容易

从足记、脸萌再到猜成语等等APP,火的越快往往泻的也越快,这种产品由于没有核心的技术门槛和模式门槛,很容易在短期内被竞争对手模仿、复制,行业陷入口水战和竞争消耗战。同样这种产品的用户也没有任何忠诚度,谁更能“撒币”就能短期内赢得更多用户关注和使用,反之亦然。

互联网创业者任何时候都应该记住一句话“用户选择你很容易,放弃你也容易”,尤其是免费类服务和产品,更应该从基本的用户需求出发,来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和产品,方才是创新之道。希望这波伪知识经济火起来的产品,能给真正的借助这股东风,利用金钱积累到的势能和用户,即时的调整产品策略和方向,重新出发,能给像前文提到的几大教育平台一样,真正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知识,如此才能抗拒风口波动带来的不利因素。

继续浏览有关 丁道师直播问答模式 的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