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逍遥

与人合伙创业, 你知道怎么分配股权吗?

李逍遥 创业投资 2018-01-11

最不喜欢向人推荐合伙做生意了。可是在一个个狼群横行的年代,一个人的单打独斗确是一件难事。今天看懂了一点儿合伙的知识,汇报如下,飨创业吃货。

合伙创业人有自私的小算盘,这再正常不过,而且他在某个创业项目上的期许越多,自私的程度就更高些,这也是自然规律,没什么好指摘。所以,谁占得多,凭什么占那么多?这是创始人合伙人的一个大难题。也有好多合伙创业人,虽然也知道创始股权重要,但是难以分配,所以干脆不分配。寄希望于人品:干不成企业不伤感情;企业干大了,谁还会在乎那么点。但现实因为股权分配所导致矛盾太多啦。甚至可以说只要是最初没有合理约定的,几乎无一幸免地出了问题。所以,创始团队在股权上,必须费些心思分清楚。今天,我汇报我读懂的“第一部分 现代创业合伙人股权分配中要看重人力资本。”

 与人合伙创业, 你知道怎么分配股权吗? 创业投资

读这篇文章时,我想到了一个创业团队,在一个四线小城做生鲜果蔬O2O模式。创业之初,有五个合伙人。他们预计启动资金是100万元。盘算着以后机会成熟了再融资做大做强。接着盘算着每个人能出多少钱,分得多少股权。商量的结果:A出资40万元,占40%的股份;B出资30万元,占30%的股份;CDE各出10万元,分别占10%的股份。看似合理,于是五人办理了工商登记手续。

公司运营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运营情况不如想像的好,但也还能正常运转。这时,B因为跟A闹矛盾,提出离职。可B占公司30%的股份,怎么去处理?回购么?公司有困难。而且,B明确提出不同意退出股份。因为当初公司章程没有对中途创始人退出做出具体的约定,而中国的公司法也没有相关的规定。这时,剩下的四个人傻了:未来这个公司还要继续运营,三五年一旦做大做强了,B跑过来说,这个公司的三分之一是自己的,这绝对不合理。于是公司内部强烈内讧,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恰好此时,第二投资人出现,认为这个股权分配不合适,要等到股权分配方案合适再考虑注资。这种情况下,公司怎么能正常运营,并发展壮大呢?

 与人合伙创业, 你知道怎么分配股权吗? 创业投资

有同志就奇了怪了,股权分配大多是这个样子呀,怎么让你一说就不行了呢?不是这样子分配不行了,而是这种分配方法不适合当下社会大多数的公司了。原来的大部分公司,或者是当下的投资密集型公司仍然可以沿用这种分配机制:比如那些传统制造类企业,大多是资源驱动型和资金驱动型。花钱买设备,花钱建厂房,花钱雇工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这些劳动力资本和资产就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这里面,是资金创造主要价值,劳动力创造的是次要价值。比如富士康。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多数公司是轻资产,更多的是人在创造价值。比如BAT。一般的规律是初始创业团队出很少的资金,就能占到绝大部分的股份。而后续资金哪怕出了90%的资金,也可能只能占到10%的股权。今年上半年,苹果给滴滴投了10亿美元。可滴滴只给了他4个点的股份。而此时的滴滴是不是已经投了10亿美元,都很难说。苹果投的是什么?苹果投的是滴滴的人、滴滴的模式和未来。这个时代,更多的公司是人在创造最主要的价值,钱只创造其中的一小部分。

所以现代社会,传统股权的分配模式就难以适应了,我们就要重新考虑股权的分配了。一般来说,现代的初始股权分配,根据现代公司的特点,要考虑下面的几个点:

第一、在股份的构成中,既要对钱定股权,也有对人力定的股权;

第二、对钱定股权是对初始股东历史贡献的报偿,对人力定的股权是对股东未来贡献的一种期许和肯定。

第三、对各种股权,都要有调整机制的约定。特别是人力股权,对其进入、调整、退出都要有相关的约束。

那个四线小城做生鲜果蔬O2O模式,如果在公司章程中有以上的细致约定,就不会出现内讧了。但凡是能做大的公司,股权结构都是合理的。

 与人合伙创业, 你知道怎么分配股权吗? 创业投资

利益分得清清楚楚,这不合乎中国人的习惯。但丑话说在前头,就容易把事情办得明白。

继续浏览有关 合伙创业分配股权 的文章
发表评论